|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濯水古盐道

濯水古盐道

关键词:务川旅游,务川旅游,濯水是古盐道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务川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zw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15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濯水是古盐道的中心,在清朝民国时期,思南、德江、凤冈、务川到江口运盐的必经之路,江口原属四川省彭水县管辖(现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濯水去江口,经走大喜场、洞坳口、接龙桥、河坝上柿子坡,过老厂平、凉风垭、大树子、韩庞岭、斑竹林、独石、野七岩、背鸡湾、龙洞湾、保合场、沟边、大梁子、酸泥坡,下甘溪(今润溪),过王家岩、桥梁上、碑鸡坳、回龙场、蔡家坪、桔根树、狗屎岗、柏杨树,下箢篼堡、周家沟,过洋水桥(今龙洋)、晏家湾,上五里垭,下汪家坝、上七里槽(中槽),偏岩子、环铺子,走大路上屈家垭口,过马鞍山、大铺子、两路口、梨子坪,下石鼻子、黄泥坡、七根堂、狮坪上、到上溪街,走小路比较险要,在环铺子分路,过薅之槽,下新路口、十二盘、大猫、小猫、三岔沟,过大梁子,下罗兜坝,走上溪街。进口有上下街之分,芙蓉江与乌江汇合的东岸为上溪街,西岸为下溪街。贵州去运盐的人基本都在上溪街。卖米的在石栏杆,背山货(土特产)的在河边交客店,背盐巴的在罗兜坝,,当时贵州在罗兜坝设有盐仓。要到下溪街,由石和尚坐船过河上坎到下溪街。濯水到江口约150华里,人工运货要走四至五天(来回)。濯水到务川、凤冈、德江、思南,从濯水出去,由新桥上,石马岭、锦絮山,过泡木湾,下刘村沟,过黑岗子,上车南、打铁坳。在1942年后改由石桥子,上青冈品,下盘海堡,过冷家坝,上古泥垭,过江隆,,下车南河、上车南岩口,到打铁坳分路,下彭溪桥,过石朝门、米茶坝、高穴坡、观音桥,上观音坡,下大桥头,上苏麻坳,过石粪桥、下烟灯、铜鼓溪、过白泡坨、国家坝、康村坝、镇南桥、桐子堡、野猫水、小滩头、岩子头、十八步、桃符坝,上黄烟坎,过文家湾,下打磨溪、窑罐厂、洋岗河,上长丰岩,过田家坡,下杨村坝至务川县城。到思南、德江、凤冈,经务川上接官坪,下龙灯,过徐家坝、牛塘、皂角兜、甘鱼桥(现共青桥)、丰乐坝、田村坝,分路到凤岗,上朱家坪,下大水、小水过河,经大屋基、绥阳场、葡萄坎、落马店到凤岗。去思南、德江则在田坝村过丰乐河,经庙坝、新田、平源,或由栏坎子到平源,去煎茶溪,左走去德江县城,直走由鹦鹉溪,经大岩关或小岩关到思南。这些道路,在过去称为盐大路,在这些盐道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古盐道的说法、古盐道的山歌、古盐道的一些传说故事。
因为使用运盐工具的不同,对古盐道运盐人就有了如下的说法:濯水的“背子”、务川的“挑子”、思南的“夺子”。洋岗河以下的人运盐是用背篓背,用圆盘打杵息气,务川以上的人运盐用扁担挑,两头各放一半货物,用肩挑。思南的夺子比扁担要粗长一些,中间有一个肩包,放的货物时前轻后重,倾斜放在肩上,前低后高,有个连伸打杵,下杵在地,上抵在肩包上,可以休息换肩,约走5华里要蹬稍(休息)约半小时左右。在段路中叫背的为“背老二”、挑的为“挑子客”、扛夺子的为“夺子棒”。
    二、流传于盐道上的山歌 :
清早起来收拾收,收拾胆子下江口;
粮物山货运去卖,背起盐巴回贵州。
小妹路旁开客栈,油炒蛋饭香又甜;
请你客人进我店,又好相逢又好连。
江口上来梨子坪,背脚辛苦贵州人;
吃过多少油炒饭,丢出多少嫩夫人。
四川有个留郎妹,贵州有个望郎回;
力钱用在妹身上,家妻未得一分文。
古道背力路不平,双手要把打杵稳;
走出多少冤枉路,会出多少明白人。
古道盐路石头多,翻山越岭爬大坡;
紧紧握住背打杵,经常注意自己脚。
古道山峦又险恶,人多谈笑多快乐;
但要请你注意点,唱起山歌容易过。
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
莫看我的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
背力汉子是个棍,不够帮助铺子挣;
贤妻望郎拿钱转,郎回家中是光棍。
我们奉劝下力汉,不要上当去受骗;
早出晚宿多辛苦,为养家口来挣钱。
问:有八斤重的“吹火筒”在哪里?
三、    答:在五里垭,用火枪筒子做的。
    问:“人由桥脚过,水由桥上流”在哪里?
    答:在回隆场到蔡家坪之间,水由岩上流下来,人由岩龛过。
    问:“有个石土地一眼望到贵州”在哪里?
    答:在碑鸡坳,土地的脸面向贵州。
    问:“有几十人抬不动的石碓窝”在哪里?
    答:在酸梨坡李家屋内老石头上打的。
    问:“在洞内出来一个大官人,手捧着大印在哪里”?
    答:在石桥子对面岩上。
    问:有个“冉大烟杆儿”在哪里?
    答:在酸泥坡冉家。
四、在四川有个“贵州水井”,它的来历是在民国时期,贵州有几个“背老二”走到沟边(地名)及大梁子(地名)之间蹬稍(休息),路边有一口水井,因是热天,他几个便在井边取井水洗脚、洗手,被那里的村民发现了,来找到他们,说他们把井水搞脏不能用了,要十吊钱卖给他们,这几个“背老二”左说右说不行,只好凑足十吊钱买了水井,从此管这水井叫“贵州水井”。
    在白泡坨对面岩上有个“断脚杆”石影,人们说,从前有一个男人,在国家坝(地名)把别人的姑娘背起走了,那里的人们拿着火枪追赶,他跑不赢,就从那岩上爬上去,背一火枪打断了一只脚挂在岩上,传至如今。
    民国时期,有一个男人背米去江口卖,他走小路经过十二盘(地名),回家来后他对妻子说:“这回十二盘吃够了”。妻子说:“我在家这么节省,你却一顿吃十二盘,下次我也要去”。不久那男人就叫上妻子一道背了几十斤米,走到新路口,下走十二个石窖窝,走完一个窝,男人就说“我们吃了一盘”,把十二个石窝走完,就说“我们吃了十二盘”,妻子被男人哄了,从此女人再也不去了。思南、德江、凤冈到江口运盐一直到民国31年,务川到江口运盐一直持续到1958年务川通车。江口在唐朝时设过县,名信宁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786889908 传真: 邮箱:544398360#qq.com
地址:贵州省务川县务星国际1号楼 邮编:564300
Copyright © 2004-2024 贵州务川一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