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务川自治县境域变迁

务川自治县境域变迁

关键词:务川自治县境域变迁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务川在线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zw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31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务川自隋代置县至2007年已有1440余年,其境域多次变化。

隋开皇十九年(599),招慰蛰僚奉诏置务川县,以今沿河县城为中心,其辖地在今务川县境只有红丝、三坑、甘禾、京竹、石朝、大坪等地。

唐高宗永徽后(655),古高富县废,其北部领地丰乐、牛塘、当阳、涪洋、石水、桐木等地划入唐思州务川县。

五代思州及务川县均废于蛮僚,境域变迁无从考查。

宋政和八年(1118),土著首领田佑恭率地归附,朝廷令重建思州,田佑恭另建思州及务川县治所于今务川县城菠萝山下,州、县同城。同年,析旧务川领地今煎茶溪一带置安夷县属思州。思州领务川、邛水、安夷三县,而务川仍领今沿河县全境及思南、德江等县大部分地方。宋嘉祜八年(1063),废古都濡县、洪杜县改为镇,隶属彭水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思州知州田景贤归附元朝,将原彭水县领地洪杜镇的后坪、塘坝、洪渡、客田和都濡镇的领地茅天、鹿池、濯水、蕉坝、柏村、镇南、砚山、分水并入思州务川县。至元十七年(1280),划婺川县南部领地今德江龙泉坪一带,置龙泉坪长官司,隶属思州。旋改名水特姜长官司。至元二十年(1283),元朝恢复绍庆府,重领彭水、黔江两县。

至元二十二年(1285),划婺川县东部领地(今沿河县)置沿河佑溪长官司。初隶播州,后属思州。

明永乐十一年(1413),撤销思州、思南二宣慰司,“改土归流。”次年,婺川设流官县,首任知县陈文质开县置里、辖地:正北以鹿池与四川彭水县交界;东北以洪渡与酉阳县隔江相望;正东以泉口与沿河司交界;东南以天半寺与水德司(今德江县)接壤;正南以九杵关与龙泉司(今凤冈县)交界;西南以卧龙山(今燕龙山)与湄潭县黄都坝接壤;正西以涪洋折溪与正安州交界;西北以老鹰关与正安州接壤。这只是大体范围,婺川县与毗邻县相互之间插花地甚多。

清光绪十年(1884),知县张济辉认为婺川县领地洪渡、客田、后坪、茅天一片,距离太远,鞭长莫及,政令难施,治安难保,请求贵州巡抚批示另设后坪弹压。不久即照准,设后坪弹压于后坪场(今属沿河),以弹压委员管理。其辖地:东至洪渡乌江西岸,南至乐居老鸦溪河,西至车南流深沟,北至石江坪长齐坝,幅员776.66平方千米,场镇24个。

民国元年(1912)7月,贵州省民政长唐继尧派镇远人杨德滋接管婺川县,任县知事,仍袭清末建制。民国2年“废府存县”,民国3年1月,成立思南县,与邻县相互拨划插花地段。民国4年(1915),婺川知事与正安知事全焕勋、湄潭知事张金鉴、德江知事梁鸿藻会商,互拨划插花地。民国6年(1917年,婺川知事陈栋梁与德江知事程云九磋商,互拨划插花地。民国7年(1918)4月,婺川知事吴光与正安知事陈栋梁磋商,互拨划插花地。民国27年(1938),婺川县长张道宗与德江县长黄宝华磋商,互拨划插花地。另外,在民国初年,依据《光绪调整插花地旧案》,由婺川知事出面向绥阳、印江、黄平、正安等县知事磋商,互拨划插花地。民国30年(1941)8月,撤销后坪县,将原后坪县属地茅天、濯水、分水、蕉坝、鹿池、青团圆、后朝门、石扛坪等9个联保拨入婺川县。

1950年2月,婺川县建立人民政府,其所辖的地域,仍袭民国后期的地域。为了便于管理,局部地方与邻县进行了调整。1956年6月6日,婺川将丝棉乡的第六、七两村(即中观音)划归正安,同年7月,道真将铁窑乡划入婺川。

1957年2月,德江县将县属新田场上场口及红旗坝第四、五、六、七行政组划归婺川,同时,婺川将新田乡第二村的风门垭、郭家划归德江,至2007年,境域无变动。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786889908 传真: 邮箱:544398360#qq.com
地址:贵州省务川县务星国际1号楼 邮编:564300
Copyright © 2004-2024 贵州务川一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