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古代诗歌鉴赏

  • 因为、爱情
楼主回复
  • 阅读:3074
  • 回复:1
  • 发表于:2013/1/20 12:45:40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务川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一、导入语:
    大家读过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这首诗,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 》中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及?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及?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们觉得这样的评价有道理吗?
    如果真这样改,那么诗的意境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读者通过这些跨越时空的词语,能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其实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离不开想象。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学家。这话听起来有点偏激,但我想,没有想象,就没有真正的读者,就没有真正的鉴赏家。
    二、关于意象和意境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离开形象就没有文艺;离开对于形象的感受,也就没有文艺鉴赏。文学本身的特性要求文艺鉴赏必须从作品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这是鉴赏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古今的诗歌评价中,也是注重形象的,只不过诗歌中通常称之为意象和意境。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也屡屡出现“物象”“意象”和“意境”这三个概念。因此,我们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得明确理解这三个概念的含意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一)意象和物象的关系
    意象:即带有作家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亦即意念之中的形象。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头脑中也必然先有清晰的形象,然后依据这意念之中的形象下笔写作。意象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由郑板桥画竹而留传下来的成语“胸有成竹”就是这个道理。
    物象是客观的,它是不以人的存在而存,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字理想和美字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透人的人格和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事物(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纷繁复杂的物象中,有些物象被赋予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这就构成了意象。如:“月”能思乡;“星”能传恨;“水”喻愁多;“梅菊”有高洁品行“松”有凌云之志;“柳”有温柔这意,又兼轻薄之嫌;同时“柳”在唐宋诗词中还特别赋予了“惜别怀远”之意。一个物象还可以构成意趣不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有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方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中“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停云”却带有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伊阻。”“浮云”指漂泊无定,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如陆游笔下的梅是孤芳自赏的形象,毛泽东笔下的梅是报春的使者。
    自然界的万物,社会生活的,人类自身的,人的创造物,人的虚构物等,都可以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二)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在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常常要求对诗的意境进行简析。那么什么是意境呢?袁行霈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跟意象的定义似乎一样,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这样来区别他们: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材料。不同的建筑材料可以建造不同风格的建筑,不同的意象可以构成不同的意境。象指个别的事物,境指达到的品地。象是具体的物象,境是综合效应。象比较实,境比较虚。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一系列具有感伤情调的意象,构成了一幅融入了诗人心绪的画面,这就是意境。
    (三)意象和词藻的关系
    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诗人在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音乐借音符,绘画借线条和色彩)。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词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担负着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务。
    意象多附着在词或词组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前陈述的的《天净沙。秋思》,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徊。”意象有描写性的,称之为静态的。如毛泽东《沁春园.长沙》中的“独立寒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也有叙述性的称之为动态,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意象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有象征性的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一个意象不止有一相应的词语,诗人不仅追求意象,也追求新的词藻。“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用“白骑少年”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给人的美感。词藻新,意象也新。
    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如屈原的“香草、美人”李白的“剑侠、黄河、明月”等。
    三、诗歌鉴赏的方法
    (一)、诗歌鉴赏的误区
    1、附会政治,是古代正统的解释诗歌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从原则,概念出发,比附历史,牵合政治,千方百计的到诗里寻找寄托、象征或影射。如汉儒对《诗经》的解说,便是用这种方法的代表。就连《关睢》明明是一首情歌,他们都硬要说成是政治诗,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康后的。又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显然是写一个深居简出的孤独少妇的迟暮之感。张惠言评这首诗却硬把它跟韩琦、范仲淹遭排斥扯在一起。
    当然,中国古典诗歌中确实有寄托象征的传统,香草、美人、春兰秋菊各有习惯的寓意。诗人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给读者。有时为了使诗歌含蓄蕴藉,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他事物来比兴。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尤其多用这种手法。对这类作品的鉴赏,当然应该透过表面的诗句提示其中的含义。但是也必须从诗歌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如果离开形象和感受,任意往政治教化给人的感受为依据。如果离开形象和感受,任意往政治教化的大题目上拉扯,根本不可能理解其中的真意,更谈不到艺术的鉴赏。
    2、不顾诗歌特殊的艺术表现方法,拘泥于生活细节的真实,对诗歌进行纯逻辑的分析,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评论诗歌的方法。以这种方法去论诗的人,总是拿生活的细节去衡量作品,要求处处落实。一些很有情趣的诗,往往就被评论家糟蹋了。例如引言中所举杨慎评杜牧的《江南春》。照此评论下去,李白的"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我寄愁心与明月”岂不显得荒谬?宋蔡绛《西清诗话》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欧阳修读后笑道:“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于是写了两句诗嘲笑他:“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闻之曰:“是岂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久不字之过也。”欧阳修当然不会没读过《楚辞》,他的文字鉴赏力也一定很高,但他对这首诗的评论,就是犯了拘泥执着的毛病。
    诗歌创作固然需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但不应对生活作机械的模仿。诗人可以对生活本来的形式加以改变,以求反映生活的本质。对于抒情诗,尤其不能以细节的真实来要求它。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话提示了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诗歌创作当然也不例外。
    (二)诗歌鉴赏的方法
    一切艺术作品的欣赏,都必须从其特点出发。欣赏散文,要抓住散文的特点,欣赏小说,要抓住小说的特点,欣赏戏剧,要抓住戏剧的特点。同理,我们欣赏诗歌,也就要从诗歌的特点出发。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是由作者和读者有共同创造的,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和联想活动。所以,好诗一定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善于鉴赏的读者也一定富于联想力。无论诗歌鉴赏或创作,离开想象和联想都是不可能的。根据这一总要求,当代著名学者谢冕在《论诗》中将诗歌欣赏概括成五个字:泡、找、进、猜、补。
    1、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的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读者的想象活动是诗人想象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不过这种再创造也不是创造一切,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崔颢《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词,或恐是同乡.整首诗截取了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戏剧场面,一个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青年女子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那里人,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自语,或理解为她恐怕因自己热情主动而显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相遇所引起的新鲜感,通过读者的自由联想和想象,得到了显现。欣赏就是一种再创造。再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们常用它来劝慰工作、事业、人生暂时陷入困境,旋即有了转机,前途一片光明。心目中已经不是陆游到西山村农民家作客时的真实情景了,这就是再创造。
    2、“再创造”有时是“泡”。诗人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精约为典型的诗歌形象,欣赏者就要把它“泡”开来,还原到繁复的生活现象中,这犹如制茶和泡茶过程。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还原作者所描绘的山居傍晚的图景:新雨后的空山,经过一番洗濯,山色青翠欲滴,秋天的晚风又凉飕飕的。雨停云散,明月初升,月光斜斜地照射到松林,透过稀疏的枝叶,柔和的洒落在地上。山间泉水的流量增加了,清冽的水波,漫过溪边的石头,淙淙流去。诗人隔着一片竹林,听到竹丛中喧笑起来了,知道是洗衣的妇女们回家了。湖塘中莲叶田田,远远望见莲叶在摆动,这是渔舟下水了。春天芳菲的景物虽然在不知不觉中消歇了,而山中的秋天也一样迷人,如空山雨后这样清幽的景色。人们还是值得留恋啊!还原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现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可以推知了。
    3、“再创造”有时是“找”。诗歌是含蓄的,隐喻的,因此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我,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例如《咏柳》,它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的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一切创造性的劳动。又如朱庆余的《闺意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的表面意思是说拂晓之前,洞房红烛尚未熄灭,新嫁娘已起得梳妆,等待天亮拜见公婆,她梳妆打扮完毕,小声询问自己的丈夫:我的眉画的深浅程度合不合时宜?实质上这是一首唐代应举者把自己所作的诗文写成卷轴,投献朝中显贵尤其是有文学声望的人,希望得到赏识和揄扬的投献之作。这是朱庆余作为一个布衣士子投给张籍的。言外之意是朱庆余向希望引荐的朝中极有文学声望的张水部小心翼翼这地探询:我的文章火候如何,能不能中试?张籍真不愧为著名文字家,他读后心领神会,立即用同样的手法回诗一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张籍婉转地告诉诗人,你就象诗中那位漂亮明艳的新嫁娘那样,明知自己火候已到,诗歌清新隽永,却故意沉思绯徊。
    4、“再创造”有时是“进”。读者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了诗的客观世界中去,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欣赏诗歌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诗人的启迪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的燃烧。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表现的是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人们在欣赏这首词的时候,“愁”也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怅惘、失落的情怀的寄托。
    5、再创造有时是“猜”。“猜”是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诗歌形象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诗人描绘的意象和画面再现在脑海中,就会与诗人产生共鸣,获及审美的享受。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镜开,天光云影共绯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根据诗题去猜,就不难理解诗的含意。
    6、再创造有时是“补”。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跳跃性很大,因此需要加以填补、连缀。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是诗人旅居巴蜀时寄怀妻子的诗篇。前一个“巴山夜雨”是思念此时此地的(即写诗时的),后一个“巴山夜雨”,跳到了想象中的未来,夫妻团聚后的彼时彼地。那时节,西窗闪着烛光,他们一起回想如今这个情思绵绵的雨夜。又比如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写了诗人去年清明“寻春遇艳”和今年清明“重寻不遇”两件事。但在这两件事之间似缺少交待,如果在二、三两句之间补上“今年今日此门中”,意思就一下明白了。
然而绝句只能写四句,那空档就要靠想象和联想去补出来。
    总之,诗人创造了形象,读者的欣赏则是一种再创造,读者再创造的形象与诗人创造的形象并不完全一样。泡、找、进、猜、补,那一点都属于一种再创造。
    (三)诗歌鉴赏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创作必须要有生活,鉴赏也必须要有生活。一首诗年经时读平淡无奇,等年纪稍长重读时,便可觉得大有深意。因为阅历丰富,诗里所表现的生活也就能够体会的更深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欣赏者个人来说,一切优秀的诗歌鉴赏都需要具备三个方面:
    1、欣赏者本人的生活经验
    2、广泛的知识和修养
    3、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读熟了,读多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
    附:2011年全国高考卷(大纲)古诗鉴赏题及鉴赏文
    1、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1) 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2、鉴赏文:
    2011年全国卷(大纲)诗歌鉴赏题
    关河令(周邦彦)
    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 词自然浑成。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开头,“秋阴时晴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萧瑟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易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多伤秋感时之作。或云:“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风流子.秋景》或云“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寄天乐.秋思》)在他笔下的秋,常是“哀柳”,“乱叶”,“啼鸦”,“孤舟”等意象,而本词却以简叙之笔开章道:“秋阴时作渐向瞑”,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一庭”即满庭。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提示了凄冷之因。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这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提示读者,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这无影的雁声更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词人善于雁来表达思乡念亲之情。如“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氐州第一秋景》)”“望一川瞑霭,雁声哀怨”(《风流子愁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不管是哀雁,征鸿、雁声、雁形都起了很好的表情作用,因此“雁”这一意象,是因情设景。
    下片写深夜的羁愁。这片“更深人去寂静”点明旅居时间的推移。地点由庭院转入室内,然而人还是那凄冷孤寂之人。傍晚,一个伫立庭院,听寒声阵阵,雁鸣凄厉;夜深,只身独立室内,见孤灯熄熄,形影相吊。在这难耐的羁旅中,他只能以酒消愁,然而“酒已都醒”而愁来醒,又如何消磨这漫漫长夜呢?
    这首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景浑然融为一气。(《全唐诗鉴赏词典》)
  
  • 美艳吧⑧
  • 发表于:2013/2/26 15:52:09
  • 来自:广西南宁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长的篇幅~~~

便捷24商城 同城购物 省事省心~~~www.bianjie24.com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